VS使用第三方库的步骤

1.包含目录和附加包含目录

这两个目录是用来放.h文件的

包含目录:#include <xxx.h>,通常是一些系统的标准库代码

1
VC++目录 —>包含目录

附加包含目录:#include “xxx.h”,通常是用户自建的一些第三方代码

1
配置属性 → C/C++ → 常规 如果项目属性中没有“C/C++”这一项,写个简单的main.cpp编译一下,就会出现。

2.库目录和附加库目录

这2个目录是放.lib文件的目录

库目录:通常是系统的标准库

1
工程—属性—配置属性—VC++目录—库目录

附加库目录:通常是第三方库

1
位于:工程—属性—配置属性—链接器—常规—附加库目录

3.附加依赖项

具体某个.lib文件

C++的库会把函数、类的声明放在*.h中,实现放在*.cpp或*.c中。编译之后,*.cpp,*.c,*.c会被打包成一个.lib文件,这样可以保护源代码。所以,要使用一个库,除了要include他的头文件以外,还要在链接过程中把lib加进去。这个就是在附加链接库中设置。

1
位于:配置属性 → 连接器 → 输入

注意

(1)简单一点的说,包含目录是使用的头文件的集合,每个头文件里包含一个或多个函数或类的声明;附加依赖项是一个具体的lib库,包含函数的具体实现;库目录是所有lib库的集合。

(2)以上这些配置如果是从“项目->属性”里面配置的,那么只有该项目能用,如果想要在不同工程中避免多次配置的麻烦,以上配置应该在属性表中配置,并且在新的工程中添加该属性表

静态链接库和动态链接库

静态库

    使用[static Library”选项生成的lib文件就是静态lib文件。我们已经知道,在调用这种类型的lib文件的时候,只需要配置好头文件.h的路径和库文件.lib的路径,自己的程序就可以正确加载这些第三方代码为自己所用。

这是因为:静态lib文件实际上就是任意个obj文件的集合,而obj文件就是cpp文件编译之后产生的一种文件,一个cpp文件编译之后只会产生一个obj文件,而多个obj文件就可以连接生成lib文件。就像上一篇文章讲的那样,如果你工程里只有一个lib.h和lib.cpp,那么编译后产生的lib文件实际上就是lib.obj文件的一个集合,但是如果你工程里还有其他的很多个cpp文件,那么就会在编译之后生成许多obj文件,然后最终只链接生成一个lib文件。

    所以,静态lib文件实际上是包含了所有的导出声明和实现。你如果把这个lib文件链接到自己的程序之后,这个lib文件中的所有代码都会嵌入进来,哪怕你只用到了其中一部分,剩下没用到的也进了你的代码。这就不难想象会造成的后果了,虽然方便,但是如果大部分你都用不到,自然会导致你的库体积没有意义地变大,失去了使用动态库的灵活性,而且发布新的版本时必须要发布新的应用程序才行,而不是简单打个补丁就好。就是因为这种缺点,才会出现动态dll调用这种方式。

   从两种库的说明可以看出,静态lib文件里是包含了所有的代码的,所以只要导入后,使用链接器链接生成exe文件后,那么exe文件就可以直接使用exe 内部的代码了。这个链接lib库的过程就相当于把lib库里的所有二进制的代码复制到exe文件中。所以,链接完后,静态lib库文件就不需要了。最后, 我们只要exe就行了。这个lib在链接完后,就已经失去价值了。因为exe文件中已经有了它的一份拷贝,已经不需要依靠它了。嘿嘿,exe文件似乎有点绝情哦,哈哈哈。但是,每次编译链接生成exe时都需要这个静态lib库哦。这意思是说,最后你给别人的只需要给一个exe就行了,就不必将lib也给别人。在写代码时,我们要调用lib库里的函数,我们是通过提供的头文件来知道lib静态库里都有些什么函数的。

1
2
3
4
5
6
7
静态lib库的调用方法:

(1)添加工程的头文件目录:项目---属性---配置属性---C/C++----附加包含目录,在这个地方加上头文件的存放路径;

(2)添加工程的静态库文件目录:项目---属性---配置属性---链接器---常规---附加库目录,在这个地方加上lib文件的存放路径;

(3)添加工程引用的lib文件名:项目---属性---配置属性---链接器---输入---附加依赖项,把用到的lib的名字都输入到这里。

动态库

把这两个放在一起来说,是因为一个dll工程生成一个dll文件的时候,总是伴随着生成一个lib文件,这个lib文件其实是一个动态的lib,它的大小比静态lib要小很多因为这个lib文件其实只是包含了一些函数索引信息,记录了dll中那些函数的入口和位置,dll中才是具体的函数实现。那么为什么有了dll,还要有一个lib呢?

这就是动态库链接的过程了,首先配置好动态lib库目录和动态dll目录,以及头文件的目录。然后在你的代码中include用到的头文件,代码完成之后有两个过程:(1)编译:这个过程只需要用到这里的动态lib文件【注:在静态lib的情况下,仍然只是在编译阶段用到lib文件,只不过静态lib文件包含了完整的实现,所以编译生成exe之后就可以直接用了而已】,然后和你的代码打包到一起。(2)运行:这个过程就需要用到dll文件了,上面打包好的东西里面,只是记录下了那些用到的函数的入口和具体位置,并没有真正的实现代码,所以在运行期间,就由那些入口找到正确的位于dll中的位置,然后直接执行那些函数就行了。

从上面过程中也可以看出一个很清楚的事实:dll其实就是exe,只不过它没有main函数,所以不能单独执行而已。事实上,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,很多应用程序都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单独可执行文件,它们被分割成一些单独的相对对立的动态链接库,只有在执行应用程序的时候,用到的dll才会被调用。这也就是为什么你经常打开某些程序,会出现“无法加载XXX.dll”的原因了。

1
2
3
4
5
6
7
8
2. 动态lib库的调用方法
(1) 配置环境变量:dll文件配置,在环境变量中进行配置,然后会在$(PATH)中搜索相应的dll

2)添加工程的头文件目录:项目---属性---配置属性---C/C++----附加包含目录,在这个地方加上头文件的存放路径;

3)添加工程的静态库文件目录:项目---属性---配置属性---链接器---常规---附加库目录,在这个地方加上lib文件的存放路径;

4)添加工程引用的lib文件名:项目---属性---配置属性---链接器---输入---附加依赖项,把用到的lib的名字都输入到这里。

总结

通过第一部分的叙述,我们可以总结如下:

  1. 调用静态lib库,需要用到的文件是:

(1).h文件,包含函数的声明,数据结构等东西,在调用lib的时候,需要把该头文件包含进你的代码;

(2).lib文件,包含具体的实现

  1. 调用动态dll库,需要用到的文件是:

(1).h文件,如上,同样需要包含到你的代码;

(2).lib文件,包含一些函数的入口和具体位置,必须在编译阶段引入这个文件,否则会报错。【根据查到的资料,如果没有这个动态lib文件或者不想用lib文件,需要用Win32的API函数LoadLibrary和GetProcAddress来装载】

(3).dll文件,实际的实现,在程序运行时动态调用。

正常情况下,你发行一个软件的过程应该是这样的:(最好选用第二种动态调用dll的方式)

你的项目分成独立的几个模块,每个模块都有一个dll文件,然后有一个最终的程序入口exe文件,最后把dll文件和exe文件发行给用户。当用户每次点击这个exe文件的时候,自然会动态调用用到的dll文件。注意这个过程就不再需要什么.h和.lib了,那是别人调用你的库,再进行加工写代码时才需要做的事。上面说过dll其实就是个不能单独打开执行的exe而已,所以你最终发行给用户的只能是dll和exe,当然你完全可以把所有的东西只打包在一个exe中。但是当你的软件非常大的时候,这样进行更新维护就非常不方便,如果有问题就得重新发行一次exe,但是如果把各个模块单独弄成dll,你只需要打个补丁,对那些有问题的dll进行更换就行了